3分钟看懂,中国茶的前世今生!

柳絮泡泡 普洱茶 1

茶在今天,是中国人最熟悉的健康饮料,它来自于一种山茶科常绿植物的鲜绿叶片。


在历史上它扮演过很多重要的角色,比如是一味清热解毒的药材,是文人写作的主题,是稳固边疆的重要战略物资。


既然茶如此重要,

那么它是怎样走上历史舞台的呢?



NICE TEA AND LIFE


茶的起源总离不开神农的传说,都说神农氏是炎帝,其实更可能是一个部落。传说神农在地上架起一口锅煮水,旁边树上的叶片飘落,掉入锅中,让原本平淡无奇的水有了味道。

这种有点苦涩,又有点清香的水,饮用后竟神清气爽,焕发神采,由此人们发现了茶树的存在,不过那时茶还叫“荼(tú)”。《神农百草经》中说,“神农尝百草......日遇七十二毒,得荼而解”。

究竟神农是不是中了这么多毒,咱们也不知道,听起来有些玄乎,不过至少说明一件事:茶是有药理作用的。此时是距今约5000年前,具体时间暂时无法考证。

3分钟看懂,中国茶的前世今生!-第1张图片-茶世界


曾有人猜测,当时甚至更早,人类还未进入农耕文明,每天需要在树林中捕猎时,就已经能认出茶树了。

这可能确实是一个必备技能,因为打猎需要外出很多天才能返回,对各种功能性的植物要非常了解,才能生存下去。茶树的叶子经过祖先们的尝试,发现直接在嘴里咀嚼,可以让头脑保持清醒,同时满口生津,清热解毒。嚼烂敷在伤口上,还能杀菌消炎,实在是山中必备良药。

于是茶叶成为一种药材,被广泛使用在药方中。那时茶叶还是不易获取的,都要像采药一样去山里寻找。直到2200年前的西汉,四川雅安的蒙顶山上,一位叫吴理真的农人,成功将茶树品种驯化,让茶成为一种农作物,就像把狼驯成了狗。他是有文字记载的,最早种茶的人。

这是非常伟大的事,一个野生植物转变成可种植的经济作物,要克服非常多的困难,比如长势、抗病抗虫、应对恶劣天气等等。现在我们茶科所的专家,想要培育一个新品种都需要好几十年的努力。

从那时起,更多的人开始慢慢能喝上茶了。


3分钟看懂,中国茶的前世今生!-第2张图片-茶世界


目前对吴理真是否真有其人,学术界还有些争议。但100多年后,时代依然是西汉,有一个人叫王褒,他在四川看到别人家主人和奴仆之间闹矛盾,为了帮忙解决问题,就给对方写了一个协议,叫做《僮约》,规定了家奴什么事该做,什么不该做,双方确认,这样即使出问题也有理有据。

其中有一条叫“牵犬贩鹅,武阳买茶”,意思是说仆人要负责遛狗、卖掉家里适合售卖的鹅,还有到武阳去买茶。

武阳就是现在的四川彭山,是当时有名的茶叶市场。这一句话是历史上最早有文字记载的,证明百姓有喝茶、买茶习惯的文字。


3分钟看懂,中国茶的前世今生!-第3张图片-茶世界


这也从一个侧面指出,茶叶起源于中国的西南地区,目前云南、四川等地有非常多的千年古茶树,没有第二个国家可以在这方面比较。



NICE TEA AND LIFE


不过此时离大家想象中优雅地品茶,还有一段距离,民以食为天,精神富足的前提是要填饱肚子。

茶叶在成为国民饮料之前,是先被作为一种食材使用的。

茶在早期虽被入药,但实际上它的效用很温和,不像人参鹿茸等药性那么强,于是茶能够和其它食物一起做成菜,每天吃都没关系。

在云南的少数民族中,人们将茶和其他植物的叶子捣烂,加上米饭肉末等等,成为一道凉拌饭食,是数千年的习惯。

1973年,长沙马王堆曾出土用茶叶做成的苦羹,有专家认为这种苦羹就是用茶与米做成的茗粥。如此说来,秦汉以前人们食茶已成普通的习俗。到了唐代,即使茶文化盛行,人们已经开始煮饮茶叶,但依然习惯在其中加盐、姜、桔皮等。


3分钟看懂,中国茶的前世今生!-第4张图片-茶世界


在华南地区,以客家人为主传承下来的“擂茶”是一个典型例子,擂茶一般用大米、花生、芝麻、绿豆、食盐、茶叶、生姜等为原料,用擂钵捣烂成糊状,冲开水和匀,加上炒米,清香可口。日常有一些发烧感冒、头痛的疾病,喝一碗热乎乎的擂茶,第二天就好了。

曾经老百姓因为各种原因南迁,可在中原就有的茶食没有改变,而且味苦清凉的茶,帮助了客家人民抵御南方的瘴气,免了许多疾病之苦。



NICE TEA AND LIFE


自汉朝之后的600多年,茶逐渐传播至中原、江南、华南,也从原本的权贵、文人饮茶慢慢形成了全民饮茶的风气。当然普通百姓喝的茶还是比较一般的,真正好茶还是进贡朝廷,或者在爱茶的官员、文人之间流行。

唐代流行煎茶煮饮,除了像刚才说的要加盐加姜调味,还要炙烤,研磨成粉末后再煮,这在陆羽的《茶经》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,电视剧《长安十二时辰》中也多次出现了唐朝人煮茶的画面。

可以想象加了这么多料的茶,和现在的饮用方法差别很大,也难怪古诗里面说喝了几杯茶就会“发轻汗”了。


3分钟看懂,中国茶的前世今生!-第5张图片-茶世界



3分钟看懂,中国茶的前世今生!-第6张图片-茶世界


小贴士

陆羽(唐,733—804),被称为茶圣,他用26年时间撰写出历史上第一部茶叶专著《茶经》,其中包罗万象,开篇即说明“茶,南方之嘉木也”。随后从产地、制茶、泡茶用水、茶具、茶诗等多个角度阐明茶叶是一门学问和艺术,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是革命性的。陆羽之后,才有“茶”字,才有茶学,才有民间更为兴盛的饮茶之风。



到了宋朝,喝茶则到了美学的高峰。

那时流行将茶磨成更细腻,像现在抹茶一样的粉末,在碗中注入热水后搅打,产生丰富的泡沫后,连汤带水一起饮用,被称为点茶法,是不是很像现在咖啡的奶泡?

这一方式由日本大广心禅师在杭州径山寺习得,并带回他们的国家,逐渐演变为仪式感极强的日本茶道,蒸青绿茶和其磨碎而成的抹茶,成为他们的主流。

在我们中国,点茶法还顺势将建盏流行起来,这是一种产自福建南平的深色的茶碗,它最适合点茶后观赏绵密的泡沫。


3分钟看懂,中国茶的前世今生!-第7张图片-茶世界


除了建盏,最被大家所熟知的是另外一个地方的瓷器。

南方有一个小镇,所产的瓷器品质非常好。宋朝的第三个皇帝宋真宗,年号叫“景德”,赐了这里叫景德镇,之后成了世界级的陶瓷中心。

这里不得不提的一个人,是宋徽宗赵佶,他是宋朝第八个皇帝,是一个艺术造诣很高的文艺青年,诗词书画都精通。比如创造了现在设计师们熟悉的瘦金字体,清明上河图的第一位收藏者等等,还精通茶艺。

宋徽宗写了一本叫《大观茶论》的经典著作,对产地、制作、冲煮、品质都有详细的讲解。上面提到的点茶法,也是在这本书里有详细的步骤记录。



3分钟看懂,中国茶的前世今生!-第6张图片-茶世界


小贴士

宋代的茗战,也就是斗茶,是当时民间街头最有趣和刺激的活动,比拼的是就是点茶,如果茶粉研磨细腻,用水鲜活,搅打的动作流畅快速,就能产生细腻且附在茶碗边缘不散开的泡沫,俗称“咬盏”,咬的越久,则胜出。


最有意思的要数“茶百戏”,需要在点茶时,用泡茶的手法在茶末上作画,有的像花鸟鱼虫,有的似山水,这不就是宋代版的(咖啡)拉花吗?




NICE TEA AND LIFE


写到这里,其实所用的茶都是绿茶,工艺上并没有太多的突破。明朝以前,进贡的茶叶都是绿茶压制成饼,比如有名的龙团凤饼,这是皇家才喝得到的上品。

可这饼茶制作太耗时耗力,宋代将茶叶美学发展至顶峰之后,大家想着法子把茶做的更精细和精美,哪怕是过度牺牲人力。在当时的饼茶制作中心福建建瓯,据说每天采茶就需要数千人之多。游牧民族入侵后,元代的统治者们根本不喜欢这种细致的茶文化。

到了朱元璋,他是明朝的开国皇帝,也是民间起义夺取政权的天子,非常清楚百姓为了生活是怎样的辛苦。于是下令,废除进贡团茶饼茶的政策,提倡做成散茶,精简环节,废弃不必要的压制、细嫩采摘等等。

这个政策的风吹起来,茶就成为了和现代比较接近的散茶,而且泡茶也更加简单,只需要在杯中放入散茶,注水冲泡即可,无需煎煮。


3分钟看懂,中国茶的前世今生!-第9张图片-茶世界


这一切带来的,还有制茶工艺的爆发。

原本人们只知道蒸青绿茶,和一点炒青绿茶。茶叶饮用的解放则触动了人们对美好滋味的追求,炒青绿茶因为香气更足,滋味更浓开始被广泛接受。此外:

■ 在安徽和四川,杀青后偶然将茶叶搁置闷黄,形成了早期的黄茶

■ 明朝嘉靖年间白茶也渐渐摆脱原始随意的制作方式,开始有成型的日晒工艺;

■ 明末清初的时候红茶、乌龙茶在福建武夷山陆续产生;

■ 在湖南安化形成了揉捻后渥堆发酵的工艺,且通过蒸压的方式,形成砖等形状的黑茶

... ...

六大茶类的雏形,开始萌芽了。


NICE TEA AND LIFE


之后人们饮茶方式的变化较少,基本以大壶、大杯冲泡,和盖碗、紫砂壶配小杯的工夫茶冲泡,为两大基本类型。除了创意茶饮之外,现代饮茶也大体如此。

不过茶在海外对味蕾的征服,随着大航海时代快速帆船技术的成熟得以传播。

英式下午茶形成,并且流行至整个欧洲贵族圈,喝的正是中国茶。

英国的植物学家罗伯特·福钧,他秘密将中国的茶树引种到印度种植成功,并且带回了八名种茶制茶工人,这才有了今天的阿萨姆红茶、大吉岭红茶。到今天,茶叶成为公认的世界三大健康饮料之一。


3分钟看懂,中国茶的前世今生!-第10张图片-茶世界


茶叶从原始的药用、食用,唐宋的美学顶峰,再到明朝因为政策更开放而让喝茶变得普及,六大茶类陆续登场,引发全世界追捧享用。车轮就是这样滚滚向前,留下的痕迹很多在今天都依稀可见。

所有这些茶事的出现,都是在特定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产生。然而不论怎么变,茶都是深深扎根在老百姓生活里的东西,总能以不同的面貌滋养人们的身心。

茶是最能代表中国人个性的饮品,从它的发展历程中,我们看到了这片树叶的神奇。

希望它永远繁荣,永远与人相伴。


3分钟看懂,中国茶的前世今生!-第11张图片-茶世界

... END ...

3分钟看懂,中国茶的前世今生!-第12张图片-茶世界

图文|茶的故事

&部分元素图由包图网&秀米网授权使用

仅交流分享之目的,如有侵权请作者持权属证明联系处理


抱歉,评论功能暂时关闭!